首页 > 風水命理

祠金華(金華赤松宮)

风水大全 風水命理 01-21

一:祠的歷史沿革

建於1945年,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最出名的廟宇之一。享負盛名,無人不曉,香火鼎盛,每一年的農歷大年初一,市民都要爭頭柱香。相傳祠內所供奉的是“有求必應”的,十分靈驗。該祠也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

祠原名嗇色園,始建於1921年,經過幾十年的悉心經營,整個殿堂金碧輝煌,建築雄偉。整個廟宇占地18,000多平方米,祠也叫作嗇色園,建於1945,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是最出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據傳說,也叫作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相傳祠內所供奉的是“有求必應”的。

在每一年的農歷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該祠,所有的弟子會於正午時份聚集於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

活動。

在20世紀初,道士梁仁庵等人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最初,他 在灣仔開壇闡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們經過仙人指點,選擇瞭九龍獅山下的龍翔道建祠。後來,信眾漸多,香火日漸鼎盛,成為港九著名廟宇之一。據說“有求必應”,簽文尤其靈驗。每年,不少善信爭相在農歷新年大年初一上“頭柱香”,成為一年一度的城中農歷賀歲佳話。

祠據明朝萬歷年間的《金華府記》載:原名黃初平,是浙江金華蘭溪人,東晉年間(公元328年)出生於一個貧困的傢庭。他8歲牧羊於浙江金華赤松山上;15歲上山牧羊時遇道士善卜。善卜見初平有異相,就帶他到金華赤松山修煉瞭40年,最後得道成為神仙。因此,以“赤松子”為別號。後來,其兄黃初起去尋找他。兄弟相見,初起問:“羊在哪?”初平大聲地叱之:“羊起!”滿山坡的白石立刻成為瞭羊。廣州祠大門對聯“叱羊傳晉代,騎鶴到南天”.記錄載入瞭成為神仙的傳奇故事。而復建的這座廟祠中,殿門前所掛的也同樣是這麼一副對聯。 道教是多神教,在眾多的神當中,是相當出名的。當年雲遊四海,治病救人,濟世扶危,留下瞭許很多多的仙道,其功德傢喻戶曉,受到廣大民眾的擁戴,紛紛立祠來尊奉他。

廣州祠始建於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並於1904年得各界熱心人士捐款重修。當年這裡地雖偏僻,但曾是廣州的宗教聖地之一,其香火鼎盛,對廣州市區及珠江三角洲一帶有非常大的作用與影響。該祠雖於1910年遭受破壞,但舊祠所留下來的遺跡,如石刻對聯、浮雕石柱、扁額、門飾、石獅等,都飾以精致的雕刻,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祠殿的宏偉規模和精致的建築藝術。

1915年,原祠的主持人梁仁庵道長攜帶的畫像、靈簽和藥簽等南遷到,並於1921年建成祠。同樣地,也深受海內其他人士的信仰和祀奉。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廣大熱心人士紛紛要求在原地恢復建造芳村祠。後經有關部門批準,由(加拿大置地有限公司和芳村新荔枝灣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組成廣州嘉遊旅遊景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祠的復建項目。經過2年的策劃和設計,於1997年11月破土動工,1999年2月6日完成第一期工程,供各界人士參觀遊覽。

在1921年前,廟原設於廣州的。廣州的廟已有百年歷史,隻因那個時候廣州的政局非常復雜。那個時候廣州由陳炯明所控制,他突然以“剪掉鞭子者”自居,說要破除,便拆去廟宇築馬路,或拆廟賣地建屋,最主要的是乘機霸占房產。那個時候許多廟宇遭殃。 廟在軍閥借破除之名,而刮地為實的時代裡,自然也受到作用與影響,但幸得紳商李亦梅、譚傑生、梁仁庵、郭述亭、張殿臣、陳桂石和唐麗泉等,把寶像接來,安奉在嗇色園內,才使寶像才得以保存。

1915年,道侶梁仁庵、梁鈞轉父子,從廣東西樵山普廣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原先在灣仔供奉,1921年,大仙乩示,到竹園吉地,建“嗇色園”至今。

嗇色園本來是上述幾位紳商的私人修道別墅,1921年初接來港時,而不是任人參神,但因後來善信要求入廟參神者日眾,各紳商平日樂善好施,於是就定下開放時間,並且將香火收入,撥充善舉,贈醫施藥,年年無間。到1956年9月25日正午12時,由該廟正總理黃允畋,將廟宇的收入,正式交由東華三院接管。

祠經歷過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飛機數次用地毯式的轟炸,但大仙祠一草一木均安然無恙。

昔日的祠1915年,廣東西樵普慶壇梁仁庵道長及梁鈞轉道長把師畫像帶來,先後在乍畏街及大笪地開壇闡教,後來再於灣仔大道東設壇安奉師及開設藥店,兩年後該處被火燒毀,又把壇遷移往灣仔海傍東。其後於1921年師降乩啟示,命那個時候的道侶往九龍城一帶相地建殿,道侶到竹園村附近一山,見靈秀獨鐘,便再扶乩請示仙師,得乩示“此為鳳翼吉地”,適合開壇闡教,遂決定於現址建祠,並於同年7月落成啟用。1922年8月,嗇色園正式成立,負責管理祠廟。祠建成之初,原為私人道場,隻供道侶及傢屬入內參拜。後來參拜善信漸多,及至1934年,園方礙於那個時候的廟宇條例及租地批約所限,不能再讓民眾入內,後經那個時候華人廟宇委員會委員周峻年向華民政務司請準,才特許於每年正月初一開放讓善信入內參拜。至1956年8月21日,祠才正式獲批準全面開放予善信參拜。2008年4月3日,園方宣佈斥資1億4000萬元,進行35年來最大規劃的擴建工程,包括擴建現時供奉師的大殿部分,並會破天荒,在大殿底部,打造一座供奉太歲的地下宮殿“元辰殿”。工程期間師畫像將移鑾至鳳鳴樓,擴建工程預計歷時約一年半。

2008年12月17日祠下周起破天荒推出“網上祈福”,朝七晚六地實時直插香火盛況場面,善信即便外遊或出差,或是遊客,均可透過互聯網,為住宅、為自己一身、為祈福,再由道長擇日稟告,但粗鄙、詛咒及議題免問。

二:廟怎麼樣

廟,亦稱祠,原名嗇色園,是一座中國式道廟2(19張)教寺廟,也是香火最旺的廟宇之一。位[廟正門——嗇色園坊]廟正門——嗇色園坊於九龍半島東北部高樓廣廈之間。廟1(19張)是的精神寄托,不管保平安,求事業,問姻緣或者任何疑難雜癥,可以來這裡求解迷津。據聞廟非常靈驗,但是求得來的簽果,都隻是解今年的運勢與運氣,不包括明年或者以後永久如此。因此在農歷過年前後,是廟香火最鼎盛的時刻,善男信女紛紛前來求問一整年的運勢與運氣。編輯本段歷史沿革,本名為黃初平,東晉人,著名道教神仙,公元328年生長於浙江省金華縣,是當地的一名牧[照壁]照壁羊小孩。十五歲時得神仙指點得道而隱居金華縣蘭溪赤松山。18歲開始修道,得道後易名赤初平,號赤松子,故號稱“赤松仙子”。民間流傳其法力高強,能夠點石成羊。他羽化登天之後,往往以“藥方”度人成為神仙,因此得到人們的信仰和崇祀。1915年,道士梁仁庵等人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盂香亭]盂香亭像來港。最初,他在灣仔開壇闡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們經過仙人指點,選擇瞭九龍獅山下竹園村的龍翔。。。

三:金華哪裡相對較好玩,

金華雙龍洞

雙龍洞現為國傢森林公園,是國傢級風景名勝區,素以林海莽原、奇洞異景、道教名山著稱於世。雙龍洞位於雙龍景區的中心,是整個景區的核心與象征。雙龍洞成為自然風景名勝的歷史已有1600多年。它海拔520米,由外 洞、內洞及耳洞組成。外洞寬敞,面積達1200平方米。常年洞溫為15攝氏度左右,冬暖夏涼,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之感。主要景點為雙龍洞、冰壺洞、朝真洞、桃源洞、金華觀等。

金華尖峰山景區

尖峰山也叫作芙蓉峰,屹立於金華城北,是俯瞰金華城區的最佳制高點。金華人對尖峰山有著特殊的情結,一直有“三日不見尖峰山就要落淚”的講法。尖峰山作為郊遊和登高望遠的理想去處,招引瞭很多金華人前往攬勝。如今,寬闊筆直的迎賓大道已延伸到尖峰山腳下,尖峰山也因此成瞭城市“綠肺”而相當地受關註。

浙江金華祠

出生於浙江蘭溪市郊黃湓村,後在金華赤松成為神仙。本名黃初平,晉代人,號赤松子,蘭溪市郊的黃湓村是的出生地,出生於晉代,因其樂善好施,扶正怯邪,而被百姓敬奉為神,宮就是為瞭紀念而修建的。宮與故居,二仙井等景點招引瞭無數朝聖觀光的海內外同胞。據《金華府志》記錄載入他曾在放羊時隨道士到金華山洞中修煉道法,其兄黃初起四處尋找,不知下落,四十年後才在山洞外相見。從前的羊群早已化成瞭滿山的白石,但初平一聲呵叱,石頭立即變成羊群。黃初起驚異萬分,神仰其弟之功法,亦立志修道。從此,黃初起留在洞中跟隨弟弟一起修煉,不食人間煙火,每一天以松籽茯苓充腹,最終得道成為神仙。因此,有時也認為為黃氏二兄弟。也有的人說乃葛洪弟子黃也人。由於民除害興利,澤被一方,所以民眾遂為他在金華山修建起祠,也叫作赤松觀,世代祀奉,從此,各地信奉的,均以金華為“仙鄉”,以赤松觀為“祖廟”。祀奉他的廟宇遍佈東南沿海一帶,以至東南亞及美國。其中浙江省金華市祠和廟最為著名,信仰者雲集,香火熾盛。

金華龍盤寺

龍盤寺是金華著名的名勝古跡,位於金華縣東部孝順鎮中柔村,西距金半城32公裡,東距義烏城27公裡,南靠群峰連綿的南山,北涉碧水清波的婺江。總面積11.8平方公裡。

金華八詠樓

八詠樓,位於八詠路,原名玄暢樓,南朝時創建,南宋淳照十四年(1187年)擴建,元皇慶年間(1312-1313)毀於火,明萬歷間重建,清嘉慶年間重修,1984年大修。歷代文人遊此,題詠頗多。南朝齊隆昌元年(494年),東陽郡太守沈約作《登玄暢樓》。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曾作《題八詠樓》:“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該樓坐北朝南,共四進,依次為樓閣、前廳、二廳和樓屋。建在高8、70米的石砌臺基上。

四:誰知道的故事?

黃初平(328

——?),也叫作皇初平,俗稱,自號“赤松子”,列仙班玉帝勒詔,姓崇、名壘,號司天。據《

赤松山志》記錄載入:其兄初起乃長子,是為“大皇君”。黃初平生於東晉成帝年間為次子,是為“小皇君”。

關於來歷現今有四種說法:金華黃初平說、東莞黃野人說、下邢藍石公說、傳說中神農時的雨師。其中以金華黃初平說最為可信。據《金華府志》載:東晉皇初平,丹溪人(今浙江省蘭溪縣黃湓村,屬金華市管轄)。牧羊遇道士,將至金華山石室中,兄初起尋之四十餘年,一日逢道士,引入山相見,“後還鄉,其族盡亡,乃去。初平別號赤松子雲。”

傳說是金華人的最好實證是在金華北山早在晉代即建有的最早的祠——赤松觀祖廟(此刻在恢復建設當中)。而晉代著名理論傢、醫學傢葛洪《神仙傳》和南宋道士倪守約《赤松山志》中關於的記錄載入也印證瞭此種說法。但是不管哪種說法,我們基本可以判定黃初平是先成為神仙於民間,緊接著才被輯入道教典籍中成為道教徒宣傳其宗教的工具,而其人物形象是老百姓在口頭傳承的過程中則按照民眾的意願對這一形象進行反復加工的結果。

黃初平“顯於東晉,上祖皆隱德不仕”,其出生並非名門望族,而是生長於一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且善根深邃的佈衣之傢。黃初平《自序》曰:“予少傢貧,炊糖不繼”。十五歲是黃初平生平的重要轉折點,被其師“赤松子”引人金華山石室,傳授秘旨,服食,辟谷之術,丹藥長生良方,其性完全陶醉於山水之間,超然物外,絕棄世塵,精研丹法,積公德累善行,時覺四十年,黃初平已得道成為神仙。後雲遊各地,做瞭很多警惡除奸,普濟勸善的好事,深得民心,被世人尊奉為財神、吉祥之神、萬能之神。

關於的事跡傳說許多,其中用其“叱石成羊”流傳最廣。傳說講述:黃初平年15,傢使牧羊,路遇道士,見其性善,便將他帶至金華山石室中。其兄初起,尋找初平多年,未獲音信。一日,在市中見一道士,和顏悅色,即向前問卜日:“我有一弟名初平,因命牧羊,失之四十餘年,不知是死是活,請道長告之。”道士日:“金華山中有一牧羊兒,姓黃,字初平,定是你之弟無疑。”初起聽後非常非常高興!即隨道士去風初平,果然相遇,悲喜店畢,問羊何在,答雲,“在山東”。兄往視,但見白石,不見羊。平曰:“羊在耳兄自不見。”平乃往,言:“叱!叱!羊起!”於是白石皆起成羊數萬頭。初起見後,又驚又奇,非常欽佩日:“弟今得道成為神仙,兄能學否?”初平答日:“隻要誠心善學,便可得道矣!”初起即棄妻室,留住在金華山石室中,隨初平學道,服松脂、茯苓,不久亦修練成為神仙,行走於日中,看不到影子,有返老還童之色。至百歲,兄弟倆回歸傢鄉,村貌全非,親族不識,隻得返回山中,初平改字為“赤松子”,初起改字為“魯班”。今蘭溪黃湓村的“二仙井”,傳是當年黃初平兄弟倆所鑿。另有唐朝本觀道士舒道紀有詩為證:松老赤松原,松間廟宛然。人都有兄弟,誰得共神仙。

五:在哪,聽說很靈,想去拜拜。

不要臨時抱佛腳啊,這種事情平時要多留意,多拜拜,神仙才會記住你。在金華的雙龍景區裡面,離市區不遠,開車過去大約20分鐘路程。

六:金華來歷?

每一位歸僑都明白知道“”,但對的由來卻不很清楚,不知道是何方神聖。中國人僑居海外的不少,所以中國“神”也隨之僑居海外,便是有名的“僑神”之一。

東南亞以至美國歐洲,都可見到“祠”、“廟”,這幾個祠堂廟宇是隨著華僑的足跡而遍佈世界各地。盡管在華僑中擁有大批信徒,然而若問起此仙來歷,知者不多。

有人說,是神農時代有那麼一個叫赤松子的,後來成為神仙;也有人說他就是叫張良拾履的黃石公;還有人說,是東晉時期道祖葛洪的得道弟子黃野人,也就是說,眾說紛紜,較為一致的講法是:即晉代人黃初平,道號赤松子。

黃初平乃浙江金華縣人,據《金華府志》記錄載入,黃初平牧羊山中遇見道士,修道山中,其兄四處尋找不得,四十年後,經道士指引,相見於山中,其兄問當年羊群何在,初平日:“山之東”,其兄張望,隻見點點白石,初平叱喝一聲,白石皆變羊,其兄方知弟已得道成為神仙,遂隨弟習道,後亦成為神仙。這隻是民間傳說,神乎其神,未必是真,說他有“叱石成羊”的法術,隻是使人相信他已成為神仙。

晉代,金華北山建有規模宏偉的“祠”,名為“赤松觀”,可惜此刻已化為灰燼,倒是廣州附近西樵山下稔崗村,有座出名的祠。但是,據村民說,這個祠不是最早和早大的,廣州花地的祠才是最早和最大的。

廣州花地的祠,據當地老者稱,清代香火就已旺盛,祠占地30畝,門口有對聯:“叱石傳晉代,騎鶴上南天。”進入大殿,有清代進士盧維慶於光緒三十年(1904)書寫的對聯:“洞中別有乾坤,四周煙雨雲山,尤增勝概;祠裡自成天地。兩岸杏林橘景,永著仙蹤。”

到瞭二十年代,花地祠被用作“花地孤兒院”院址,香火頓失,於是廣東軍閥陳濟棠的夫人莫秀英斥資再建新祠,使香火又盛。日軍攻打廣州時,祠被毀於飛機轟炸,戰後,建起瞭祠,紅火起來,倒令人忘記瞭花地的祠瞭。

現今,信仰之盛,當首推,那裡香火旺盛,進香求簽者人山人海,信徒之虔誠亦非他處可比,但是向他們問起大仙的由來時,常常無言以對。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東方語文系副教授、漢學傢羅思。專門研究的由來和演變,刻意到稔崗村和花地調查,後來與別人合作寫瞭關於的書籍,在出版,挑起瞭人們的註意和關註和興趣。我們感到慚愧的是面對我國悠久的歷史和浩瀚的文化,沒有很好地加以研究,倒是讓外國人領先瞭一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