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風水命理

陰陽五行是哪個學派(道傢的先天和後天)

风水大全 風水命理 02-26

“陰陽五行說”是誰提出的?

按說陰陽、五行都來自於對自然規律的匯總。陰陽觀念容易理解,這是絕對規律,就好比白天黑夜,男人女人,主要講個對立與統一。五行這個觀念怎麼匯總出來的?為什麼不是四行吶,這不有個春夏秋冬四季剛好麼、在易經道德經論語裡也沒看見五行的概念啊。。。

先點題,最早五行記錄載入的是《尚書、洪范》,那麼五行終始學說始春秋時期陰陽傢鄒子提出的吧。

鄒衍(約公元前3二十四年~公元前250年)

戰國末期齊國人

陰陽傢代表人物

五行學說創始人

他主觀臆想出“天子五德行”,所以不能是“四行、六行”。在他新陰陽五行學說中,最為重要的便是五德終始說,他覺得天子應該得到五行中的一德,並且上天顯示與這一德對應的符瑞假如天子的德運衰瞭,就必然會有五行中,勝過這一德的另外一德取而代之,依照五行的次序運轉下去,便有瞭歷史上的改朝換,這隻是鄒衍的所謂“新歷史觀”,毫無意義的唯心主義形而上學觀,卻用其“新”蒙蔽齊人,是反對儒學五德“仁義禮智信”的邪說。

鄒衍將天下分為五方,企圖用五行相克的原理,妄議歷史朝代更迭的規律,開瞭將五行納入范疇之先河,按鄒子的論理

黃帝土德

夏為木德

商為金德

周為火德

秦為水德

五德相克

改朝換代

一派胡言

五行,是一個符號體系,其實也就是說有許多含義。

最常用之寓意,就是代表事物之間的相互之關聯聯系,亦即陰陽的生克變化。這五種關系是: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和比肩(我本身)。你假如結合矛盾論的思想,就能夠比較容易理解這個符號體系瞭,古代人們充其量是用瞭金木水火土作為表征符號而已,俺要是換成abcde你是還是不是就更加適應一點?

五行體系的第2個常用含義,就是代表陰陽的演化,這便是我們常說的四象五行。大傢都清楚,太極生兩儀,亦即從一元生出陰陽兩儀(不要問一元為啥生出陰陽兩儀,這是公理,就和歐式幾何的五大假設一樣),兩儀生四象,就是從陰陽生出太陽(火)、太陰(水)、少陽(木)、少陰(金),這四象加上衍生一切的太極(太極居中為土)本身,也恰巧是五個。

先有陰陽後有五行,五行從陰陽中推導而來,五行說白瞭就是陰陽的五種狀態,從太極八卦圖中看得出來,有極陰,極陽,陰盛陽衰,陽盛陰衰,陰陽平衡。後來通過古代人們觀察簡化為水,火,金,木,土五行瞭。補充一點,世間萬物都是陰陽的演化,當你清楚明白五行是陰陽的五種狀態之後,而不但單純的代表物質,人的情緒心理性格都可以 使用陰陽來理解,自然也能找到相應的五行。應該對五行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瞭。陰陽隻有這五種狀態,五行更可完美預示萬物。比國外的什麼元素先進多瞭。

關於此問題,古籍當中早已給出瞭答案。

現摘錄《淵海子平》“論五行之始”原文如下:

蓋聞天地未判,其名混沌;乾坤未分。在上則無雨露、無風雪。在下則無山川,無禽獸。是時一氣盤中結,於是太易生水(未有氣曰太易),太初生火(有氣未有體曰太初),太始生木(有形未有質曰太始), 太素生金(有質未有體曰太素),太極生土(形體已具乃曰太極)、所以,水數一,火數二,木數三,金數四,土數五。

另有很多別傢之言,但究其源頭,此言論為陰陽學說之根基。

陰陽五行學說的源頭是何時,如何形成的?

陰陽五行學說的是我們我國傳統文化其中一種的學說,也作用與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打比方說說呢,我們在中醫中也能見到應用,中醫醫生將俺們的五臟六腑賦有屬性,緊接著依據這幾個屬性相應的進行治療。將俺們常常見到的太極八卦呢,也是源自於其中,講究萬物相生相克。那麼陰陽五行學說到底是怎樣形成的?追溯於什麼時期?這一時刻我們就要依據相關的史料來對之進行解讀。

從我們如今的角度來看,古代人們將我們世界分為五行,有一些古典唯物主義的觀念在裡面,不過依據我們如今的認知來說,其實也就是說這幾個古代人們在科技條件不足之下,五行學說的創立更方便對於自然界一些現象的解釋,打比方說說,他們將相關的屬性由金,木,水,火,土進行的規律排列,能夠非常好的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在古時候科技沒有充分發展之下,五行學說對於人們認識世界非常重要。

依據最古老有跡可查的資料顯示,在春秋戰國時代的陰陽五行學說,就已經深入到我們的傳統看法裡的,最早提出來的陰陽五行學說,或許是道傢學派,他們把大地的節氣變化分為5個部分,分別用金,木,水,火,土來解釋。在諸子百傢時期,更有陰陽傢對此進行瞭繼承發展。他們將社會歷史的變化歸根於我們五行的演化,對後世的理學的研發,天文歷法的發展都起到瞭啟發的效果,並且在後來經過長久的發展,陰陽五行學說,更是分佈到民間的各地,幾乎達到傢喻戶曉。

可以說,古時候的陰陽五行學說自起源以來,就對俺們中國人民的發展產生瞭許多的作用與影響,在傢居住宅的挑制,風水選擇,都關系到瞭許多。在古時候,更是發揮瞭重要的效果,特別在此刻裡邊 的一些思想我們也是可以借鑒的。

陰陽傢的思想是什麼

陰陽傢是戰國時代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歷數的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擁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來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葜)兩大定律,可用來說明宇宙萬物的源頭和變化。鄒衍綜合二者,依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的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並以之作為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為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依據。

陰陽五行是道傢學說還是陰陽傢學說

陰陽五行說最早見於周易與《尚書·洪范》,最早被陰陽傢使用,後來陰陽傢消亡,漢代時佛教東傳,道教興起,五行說就被道教吸納瞭。

在道傢起源很早,而道教比較道傢後

道教裡不隻有道傢東西,還民間東西,五術等。所以道教和道傢思想是不太相同,主隻是主要部分是一樣的

龍場悟道王陽明悟到瞭什麼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到的就是“心是萬物的主宰,心和行一致,實現知行合一”。

“道”代表宇宙的本體,王陽明“悟道”就是對宇宙人生的感悟。至於王陽明是否徹底悟道,我們不敢輕易下結論,也沒有這個資格。“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異”,悟道水平有高有低,不能用對錯是非來評論。

有善有惡意之動。道傢有先天與後天之說,先天指的就是道,後天則代表宇宙萬有,先天又稱為混沌。先天是怎樣進入後天,道是怎樣生出世間萬物的呢?這個問題隻能個人去感悟,莊子有一則寓言“混沌生七竅而死”,說的就是先天進入瞭後天,七竅生,我們能思能想,有瞭本人的思想,“自我”出現,有瞭善惡之分,這便是“有善有惡意之動”。

王陽明簡單介紹

王陽明就是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雲,字伯安,號陽明,又號樂山居士,浙江餘姚人,漢族。明朝傑出的思想傢、文學傢、軍事傢、教導傢。

王守仁之學以“心”為宗,他以“心”為宇宙本體,提出“心即理”的命題,斷言“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倡言“知行合一”說,後專主“致良知”說,認為“良知”即“天理”,強調從內心去體察天理。

“先天”是指爸媽的遺傳,那“後天”是什麼?

自身的努力。

先天是屬於基因遺傳,而後天就憑借自己努力瞭。

在成長過程中,固然有爸媽,老師的指導,不過否成功主要還得看自己是否努力瞭。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