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凶吉悔吝的解释是(卜卦吉凶算命)
求【吉凶吝悔,可不败矣】的阐解和出处
周易是群经之首,是中国正统学术文化的起源;同时周易也是卜筮之书,是中国正宗神秘的卜卦文化或谓之预测推算文化的集大成者。因为周易兼具学术与神秘的双重属性,可谓功用非凡,因而从古至今学易、研易、解易、用易者甚众。但是易经的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蔚然可观,加之言辞古奥,命意神秘,因而想要理解易经真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话又说回来,周易也未必如想象的那么难学。简单地讲,周易的思想可以 使用吉凶悔吝四个字来概括。
何谓吉?吉就是利人利己,相得益彰。顺天命——顺应自然规律,应人心——符合人民意愿,因而处处顺利,可以成功业、致吉祥。
何谓凶?吉就是损人损己,互相剥夺。逆天命——违反自然规律,拂人心——不符合人民意愿,因而处处碰壁,可以毁基业、致凶险。
何谓悔?悔就是后悔之义。俗话常说“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如此的说法对不对呢?站在周易的角度,如此的看法是不对的,由于周易是主张后悔的。后悔就象征着自我反省与调整,因而也就能够回归中道正途,由此就可以求得吉祥了。乾卦之“上九:亢龙有悔。”至于“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就是由悔而获吉的例子呢。
何谓吝?吝就是吝啬、小气之义。周易中经常提到的吝,不单单是指一种财务上的过度紧缩,更是指一种心胸气度上的狭隘、骄傲与封闭,特别是听不进他人正确的建议。因而一个吝字,往往使人渐渐偏离正轨,以至于步入险途了。《论语�6�1泰伯》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依照周易之内在的逻辑结构,悔吝和吉凶是一对因果关系,由悔而能生吉,由吝而能致凶。其实也就是说假如我们进一步浓缩了而言,周易的主旨就是一个悔字。 语出《易经系辞上传》 第2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的预兆也。 悔吝者,忧虞的预兆也。 “悔吝者,忧郁的预兆也”。悔,后悔;吝,心上有事舍不得,有包袱,进而举棋不定等等,从而呈现忧虞的预兆。这几个象皆可以在六爻的关系中展现出来,得位、居中,就吉;不得位,就也许有忧虞的预兆;又不得位,又不居中,且其中阴阳组合又有诸多麻烦,那么这样就可能呈凶象。 要视情况来定,不同的情景两个字的轻重不同,打比方说求财就是悔轻吝重,求官则相反。
南怀瑾—吉凶悔吝
世界的一切现象也只有四种“吉、凶、悔、吝”。
”吉凶”两字大家须留意,天地间的事不是吉,便是凶;不是好,就是坏;没有不好不坏的。不好就是坏,不坏就是好。做生意,假如没有赚money也没有赔本,在你认为没赚没赔,没赚没赔就是赔了,赔了精神,赔了时间……所以没有不赚不赔的事。因此而知天地间的现象,只有两种:不是吉,便是凶。
佛学来说,物质世界自然现象中山河大地是无情的东西,是没有思想的;一切众生,像俺们这些有生命的人,佛学称为“有情”,是有灵性,有思想的。众生是哪来的?也是宇宙物质世界的一种现象。“刚柔相推”,是两种正反质能互相推动,因而产生了有情世界的一切众生。
吉凶亦即:“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大家都清楚就是阴阳,实质的就叫刚柔。
吉凶是怎么产生的?是从人类心理的判别而产生的。
打比方说说青年人谈恋爱,谈到最热烈的时刻很得意,但你不能就认为是吉。表向上看来很得意,实际上,说不定失意已暗伏在里边了。此刻觉得很好,到时候分开也很伤心啊!!!我往往说一个人求生不易,但求死也非常难。想死还真不容易呢,跳水太冷,上吊很闷气……没有一样好受的。这几个是非好坏都是从心理现象来的。因此讲吉凶是一种失得的心理现象。
悔字它名符其实的意义,仅有一个名词可借用以说明才最恰当,就是佛经上讲的“烦恼”,这便是悔。佛经讲的烦恼不是痛苦,是开始时心里感到很烦,过久了感到痛苦,亦不是痛,可是随时随地就是很不爽朗,很烦、很苦恼,亦即不愉快。普通人说的烦恼,就是《易经》的悔。
吝就是困难、是悭吝。“悔吝者,忧虞的预兆也” ,忧就是忧愁、烦恼;虞就是思虑,脑子不停地想,用脑筋叫做虑。用脑也很伤心,一个人要不痛苦,啥都不如果想、不用脑筋才好。不过那非常难做到,绝大都人都要用脑筋;只要用脑筋就有忧愁,就有烦恼。因此讲“悔吝者,忧虞的预兆也”。
宇宙间一切事情,一切人的心理,都离不开“吉凶悔吝”四个字。所以人生只要有思想就有烦恼,心理上就有得失,获得了兴高,失掉了痛苦、烦忧。
吉在背面就是凶,凶的背面就是吉。悔吝呢?是小凶、不是大不吉。所以懂了这个规律,不需要卜卦啦。一件事情刚开始做就知道结果了,不是好就是坏,没有第3样。一个人去看相算命,八成都是彷徨不定的人。
《易经》它讲人事的金科玉律,只有吉、凶两个最终,不是好,就是坏,没有中间的;不是进步,就是退步,没有停留在中间的。
吉凶悔吝怎么来的?“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人生的一切,任何一件事,一动就有好有坏。再说任何一动,坏的成分四之三种,好的成分只四之一种,所以中国人的老话,一动不如一静。凡事一动,吉的成分只有四分之一,坏的成分有四分之三,但是这三分当中,两分是烦恼、险阻、艰难,如此而已。
人生只有吉凶两个规则。悔吝是偏于凶的。那么吉凶哪里来?事情的好赖哪里来?由行动当中来的,在动的当中,好的成分有四分之一,坏的成分有四分之三,逃不出这个原则。
天下事不好即坏,但是通常人在小坏中不觉得,以给自己在好中。
中国古代人们有两句哲学名言:“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好事没有两样一起来的;倒起霉来不是一件喔!!!这是中国人的一生哲学,可见求吉之难。
学佛的人明 白一动就是缘起,也就不要算命、卜卦、求神了,你的起心动念、缘起对不对,自己就晓得了,因果律就摆放在这里。假如自认为佛法是空的,不明 白性空缘起的道理,就落在邪见上了。这几个十分重要,因此要注意和提防!!!
关于易经中一句话
资料一: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吉凶悔吝就是我们打卦的最终,一个卦背后必然将会有一些好的、不好的种种结果。当然还有“厉”,就是很严厉、非常严重的情形,还有“无咎”,就是跟你没有啥关系,你没有啥错,固然说结果似乎不太好,不过这个并非你的错,是老天爷的错,或者是外人的错。我们说一个事情,一般不是好就是坏,“悔吝”呢,事实上是指的吉凶之间的中间状态,有些事情有点“悔”,心头有点后悔、不舒服,还有点“吝”,就是还有点缺陷、不完满,心头还留有遗憾。这几个结果是怎么来的呢?为啥会有这几个“吉凶悔吝”的这几个结果呢?就是“生乎动者也”,就是从“动”中而来。
人一动,就要生吉凶,因此我们打出一卦,最要紧的是看它的动爻,吉凶常常就在动爻上面展现。我们生而为人,每个人都逃不出“吉凶悔吝”的这几个最终,我们人一动,依照佛教的讲法,动则生业,你会有业力,那么业力所致,就有人生的种种境遇。因此我们在这个事情上面,确实要把人生看开、看透,要趋吉避凶,就要培养这种洞悉世间万象的智力。
既然“吉凶悔吝,生乎动者”,那我不动行不行?看似行,事实上不行。为啥呢?人毕生下来,哪有不动的呢?没有可能不动。生老病死那么这样就是动,喜怒哀乐那么这样就是动,吃喝拉撒也是动,所以动就要生业,没有可能不动。即便我们每一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一天呆在屋子里面,你也不能保证本人的思维不动、念头不动、妄想不生,所以不动根本没有可能。
成皆有一个现代诗人叫张枣,比我这一辈年龄大一点,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此刻定居欧洲,他写了一首诗叫做《镜子》,内容就是一个人,每一天呆在屋里没有事干,就成天照镜子,其中有一句诗非常出名,“当我想起毕生中后悔的事,梅花就落满南山。”这一句诗非常出名啊!!!是中国现代诗之中的经典名句。这个句子固然看似很美,很有禅意,不过仔细想想,一个人就这么静静呆在屋里,假使你的思维停不下来,吉凶悔吝就皆在里面。不信你每一天照镜子,日复一日,就会看到头发也慢慢变花白了,皱纹也慢慢多了,这一时刻就回忆、想起毕生中后悔的事情,那真是一言难尽!!!
也就是说,你想要不动,你想生而为人却没有吉凶悔吝这几个东西,那是没有可能的。不动不行,关键怎么动才行。《易经》里面数次提到要“慎动”,上传第八章里引的好几个卦都是要我们要“慎动”。为什么要“慎动”呢?俗话说得好,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如意者仅一二,我们看“吉凶悔吝”这四种最终,称得上好的亦即“吉”,占整个结果的四分之一,其它的凶、悔、吝,都不怎么好。因此我们要动的时刻,务必要小心,务必要谨慎,务必要看准,不要随便乱动。不但这样,一个人呆在家中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时刻,更不要一个人胡思乱想。越是在一自个的时候越要“慎独”,将俺们头脑里面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务必要关照好,看清楚它,管理好,不然的话,就好像张枣的那句诗一样,“想起毕生中后悔的事情,梅花就落满南山”,后悔有啥用呢?梅花都落满南山了。所以是,“吉凶悔吝,生乎动者”,我们特别是要慎动、慎独。
以上摘自:
《易经·系辞》通讲(二十九)_xuexi学习
资料二:
以下摘自:《12辟卦的应用·一动不如一静》
此刻回过头来说,用在算命占卜上,亦有一个哲学的原理,先要明白,这便是《系传》二章所说的,此刻我们继续讲《系辞》上传第2章:
“是故,吉凶者,失得的预兆也;悔吝者,忧虞的预兆也;变化者,进退的预兆也;刚柔者,昼夜的预兆也。”
这便是哲学问题了,这是说人类文化。我们人类认为的吉凶,好的或坏的,以哲学来说,没有绝对的,而是依据人类本身利害的需要;我们得到,便觉得是吉,失去便觉得凶,但这并 不是绝对。譬如说得病,这个得就不是吉,而且人生得意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失意也不一定是坏事。因此对于古文,不要仅在文字表面上读过去,而是要知道在文字的深处包涵了很大的哲学思想。可见吉凶只是依据自个的观念而来,而悔吝就是忧烦愁虑的预兆,虞即虑。前面说过,卜卦的最终,不外“吉凶悔吝”四个字,没有六个字,换句话说只有两个字——一个是好,一个是坏,——或吉或凶,悔吝只是加上去的。由于“悔吝”两个字,是忧虑。在《易经》中一方面是小心,如卜到一个卦是悔吝,就是有烦恼,事情办不通,有困难。所以人生的一切,看《易经》只有四个角度,吉凶悔吝。这吉凶悔吝怎么来的,下传有两句话:
“吉凶悔吝者,生手动者也。”
人生的一切,任何一件事,一动就有好有坏。再说任何一动,坏的成分四之三种,好的成分只四之一种,所以中国人的老话,一动不如一静。凡事一动,吉的成分只有四分之一,坏的成分有四分之三,但是这三分当中,两分是烦恼、险阻、艰难,如此而已。这把宇宙的道理、人生的道理、事业的道理都说清了,所以儒家就知道慎于动。动就是变革,变更一个东西,譬如创业,譬如新造,这个动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智慧,需要作慎重的考虑。所以学了《易经》的人不卜卦,由于大约的道理都明白知道了。“善于易者不卜”,用不着卜了,看现象就明清楚明白白了。
吉凶悔咎啥意思
《周易》有关人事祸福的现象,综合起来只有吉凶悔吝四大论断。悔与吝两个现象,便是较轻微的凶。凶,不好的事;吉,好的事。
《易经》里的吉凶悔吝
《易经》正在被愈来愈多人接受,拿《易经》卜卦的人也愈来愈多,偶尔不可避免的会卜到凶爻,就会很担心。其实也就是说不需要特别担心,《系辞》里面告知大家,“一阴一阳之谓道”,还告知大家,“吉凶者,失得的预兆也;悔吝者,忧虞的预兆也。”吉中有凶,凶中亦会有吉。拿得失来说,没有失也就没有得,所以究竟是好是坏,都不一定。不过,假如相信是坏的,就不去努力改变,结果一定不会是好的。老子告知我们“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也是说的这个规律。
《易经》里面的话,大家看的时刻都要依照“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观念,不管卜到什么卦,都只是指导。所有的像都会变,只有坚持正道,坚持为善,才会获得人生的吉卦。
吉凶悔吝,易经的四个角度——读易笔记
《易》卜卦最终,不外乎“吉凶悔吝”四个字。
而“吉凶悔吝”四个字,就是从字面上也可以看出:
只有“吉”是好的,有益的祥瑞的;
“凶”自然是不好的,是“吉”的反面;
“悔”那么是后悔、烦恼;
“吝”就是悭吝、困难。悔吝也是小凶。
总之,卜卦只有吉凶两个最终,再细分的话,那么是好的只占四分之一,不好的却占四分之三。
是以善易者不卜,由于大道理都明白知道了,看现象就很清楚明白了。
《系辞》云: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所有的吉凶,都生于动。天地万物,人间万事,只要一动,就生出“吉凶悔吝”四个结果。
总之凡事一动,吉的成分只占四分之一,坏的成分却占四分之三,所以中国人常说“一动不如一静”,就是这个规律。
不过 也不是教人墨守成规,一动不动,但是是要谨慎,要有智慧,要谋定而后动。
从易经“吉凶悔吝”四个角度,到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贺新郎·用前韵再赋》中写到:“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是异曲同工,还是取法前者,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了。
那么这样也就是说,就是说人生在世,如意之事少之又少。不如意者本是常态,当遇见困难、磨难时,也就不要过于沮丧,烦恼。
如意,我幸;不如意,再继续努力!!!
以此自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