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風水命理

易經卦詞和爻詞的關系易經周易孔子(爻辭和卦辭的不同)

推算 風水命理 03-16

一:《周易》中的卦辭和爻辭是怎樣由來的?

《周易》中用‘—’和‘--’兩個最基本的符號代表陽和陰;把這兩種符號迭列三層,如三(乾)、三(坤)等,可以形成八種組合形式,稱為八卦;用八卦的卦象兩兩重迭,又能組合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每卦又有六爻。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辭,每爻有爻辭,分別闡述各卦各爻的意義,卦辭和爻辭是《周易》的經文。

二:爻辭和卦辭的不同是什麼?

爻辭和卦辭的不同是:

1。定義不同

爻辭:爻辭,《易經》中六十四卦每卦爻題下所系文辭。《 易經 》 八卦 的兩個符號,一個是“—”,另一個是“--”。在《易經》中並沒有“陰陽”二字,數百年後的《易傳》才把“—”叫陽爻,把“--”叫陰爻。

卦辭:卦辭是說明《周易》卦義的文辭。一般認為是卜筮者的記錄,與甲骨文辭同類。

2。作者不同

爻辭:關於爻辭的作者、年代。司馬遷、鄭玄主卦爻辭並為文王作說;鄭眾、賈逵、馬融、虞翻、陸績主卦辭文王作,爻辭周公作說;近人皮錫 瑞以為卦爻辭並為孔子作。近代仍有爻辭與卦辭共一人作、非一人作、眾人作及西周初年說、西周末年說、春秋說、戰國說之爭。

卦辭:卦辭的作者,一般認為是周文王姬昌。《史記》:“文王拘而演易”。

3。作用不同

卦辭:周易原文裡,對六十四卦皆有解釋,它的內容由兩部份組成,一叫「卦辭」,是專論卦之義。

爻辭:一部份叫「爻辭」,爻辭其實也就是說是由孔子進行註解解讀的「易傳」,是孔子對六十四卦裡,每一卦中每一個爻的專論與解釋。當我們求得變卦後,不妨參考該爻辭來輔助剖析卦象。

卦辭具體可分為:

先敘事而後斷吉兇,先斷吉兇而後敘事;單敘事而不言吉兇,單言吉兇而不敘事。或敘事、斷吉兇,再敘事,再斷吉兇等不同體例。關系到狩獵、旅行、經商、愛情婚姻、爭訟、戰爭、飲食、享祀、孕育、疾病、農牧等內容。

還記錄載入西周初期以前的歷史事件,如離宗伐鬼方、帝乙歸妹、康侯用錫馬蓄庶等故事。據研究反映瞭奴隸制的社會生活。不少卦辭具有深刻的哲理。

三:周易的卦辭爻辭有什麼含義

卦辭 [guà cí],說明《周易》卦義的文辭。一般認為是卜筮者的記錄,與甲骨文辭同類。“卦辭是對易經全卦的斷語。”

爻辭 [yáo cí],《易經》中六十四卦每卦爻題下所系文辭。爻序號後面的話就是“爻辭”。《易經》六十四卦每卦有六個爻,每個爻皆有一段爻辭,共六段爻辭。爻辭是對各爻下的斷語。”

四:卦辭和爻辭 有著哪些個不同

卦辭乃一卦之旨,爻辭乃是圍繞卦旨分門別類的評述。不懂它,就無可得知一卦之意,解讀易經,first of all搞明白陰陽組成的卦象,再弄懂卦爻辭之意方可。

五:周易裡的64卦是怎樣形成的

周易裡的64卦形成如下:

商末的時刻,國君商紂王昏庸無道,西部諸侯長姬昌(即之後的周文王)廣施仁德,禮賢下士,發展生產,深得人民的擁戴。由此引起商紂王的猜忌和不滿,商紂王聽信讒言,將姬昌囚禁於那個時候的國傢監獄羑裡城。

姬昌被關瞭整整7年時間。在這漫長的日子裡,姬昌用監獄地上長的蓍草作為工具,從自然界選取瞭天、地、雷、風、水、火、山、澤8種自然物,作為萬物生成的源泉;緊接著把世上千變萬化紛紜復雜的事物,抽象為陰陽兩個基本領域;他把剛柔相對、變在其中,作給自己對世事和人生的基本觀點。最後,姬昌將八卦兩兩相疊,構成64個不同的六劃組合體,即“六十四卦”。

周易的介紹:

即《易經》,《三易》之一,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著重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作為占卜之用。《傳》蘊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

春秋時期,官學開始逐漸演變為民間私學。易學前後相因,遞變發展,百傢之學興,易學乃隨之發生分化。自孔子贊易以後,《周易》被儒門奉為儒門聖典,六經之首。儒門之外,有兩支易學與儒門易並列發展:一為舊仍存在的筮術易;另一為老子的道傢易,易學開始分為三支。

六:易經卦辭

易經卦辭誰寫的? 5分 文王作卦,周公作辭。

單說易經,分三種,俗稱三易:連山易(神農時代,艮卦開頭),歸藏易(皇帝時期,坤卦開頭),和周易(乾卦開頭),但是前兩者失傳瞭,所以大傢說的易經一般指周易

此刻大傢看見的易經《周易》內容上分為兩部分易經和易傳:上部分為本經-周易,易經講的是64卦每一卦的卦辭和爻辭。下部分為易傳,易傳講的是對每一卦或者是對整體易經的解釋和進一步的說明。

大致上,比較明確的作者如下:

八卦:(2的3次方)乾坎艮震巽離坤兌這圖片是伏羲做的

六十四卦:(2的6次方)圖是周文王畫的。史書說:文王拘而演周易。

卦辭:作者或許應該是文王或者周公中的一個,考慮到周公這位文化集大成者,周公的可能性極大。文王或許應該是畫卦,周公做辭。所以周公也是四聖之一。

爻辭:作者或許應該是一個團體,是周朝的占卜者們集體創作,並且不是同一個時代編寫的。很有可能周公起到瞭巨大的功效。

典型的證據如下:《周易》六十四卦中第3十六卦。《明夷》,其爻辭中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既然談到瞭箕子,那麼很有或許是周滅商以後,這一時刻,文王早就去世瞭。

丁外一個卦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康侯:指周武王之弟康叔封。

所以,可見這段話的成熟時間肯定晚於周文王。

但是箕子和康侯都是在武王時代的人物,所以爻辭出自周公之手也未必沒有可能。

爻辭和卦辭有著哪些個不同? 卦辭和爻辭

周易原文裡,對六十四卦皆有解釋,它的內容由兩部份組成,一叫「卦辭」,是專論卦之義。

例如「火水未濟」卦的卦辭就是「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汔,意思是幾乎。濡是沾濕之義。整句意思:未濟其實就是未完成,假如能行之有方,最終皆能成功。辭中以小狐貍做比喻,小狐貍過河,固然英勇,但是缺乏經驗,故而沾濕瞭尾巴,還未能到達彼岸。可是當小狐貍有瞭周詳的計劃與經驗,就會成功。大傢可以到《周易原文與註解解讀》查閱你所占得卦象的卦辭。

另一部份叫「爻辭」,爻辭其實也就是說是由孔子進行註解解讀的「易傳」,是孔子對六十四卦裡,每一卦中每一個爻的專論與解釋。當我們求得變卦後,不妨參考該爻辭來輔助剖析卦象。

例如「火水未濟」卦,求得第6爻為「變爻」,一方面不妨參考由「火水未濟」變為「雷水解」的卦辭,同時亦不妨參考「火水未濟」卦中第6爻的爻辭,這個爻辭是這樣寫的「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意思是:占卜是吉利的,沒有讓人後悔的事物,因為有誠信,一如君子的作風,結果是吉利的。大傢可以到《周易原文與解釋》查閱你所占得卦象的爻辭。

易經的卦辭哪有啊。? 一、《易經》重點分為兩部分,。第1是《經》,就是《周易》的本經,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和三百八十六爻的爻辭,(例:乾卦初九:潛龍勿用)就是《周易》本經的卦辭。第2是《傳》,就是所說的《十冀》。包括《大象傳》、《小象傳》、《系辭傳上、下》、《乾、坤文言傳》《彖上、下》、《說卦傳》、《雜卦傳》、《序卦傳》。一般咱們此刻在書店裡買的易經,都是《經》、《傳》一體的。 二、《十冀》相傳是孔子和他弟子共同完成的,亦有人說完全是孔子的弟子記錄孔子對《易經》的理解而所寫的,意思就點兒像《論語》。目前隻能知道《十冀》和孔子是有關系的,但究竟是不是他所著還有待研究。 三、文王作卦,周公作辭這個也屬於一種目前比較公眾承認的說法。目前學術界比較認可的是,周公等一批人參與瞭對卦象的作辭,非常可能是以周公為首。在古時候,特別是像周朝的奴隸制王朝,《易經》不是誰皆可以看的,隻有士大夫才能看的書。《易經》隻所以到今天還能有生命力,就是由於它有解釋的空間,能夠讓你有無限的想像。

易經裡面有卦辭不就行瞭嗎? 爻辭來幹嘛? 他奶奶的,我剛才給你回答瞭好長一篇!!!剛要發出去就出問題瞭,好鬱悶啊!!!我再給你回答一次吧!!!我看好你哦……

你的問題許多,也是一些很要緊的問題!!!俺就試著解答一下你的題目的問題吧!!!卦辭說的是一個大背景,爻辭說的是這個背景裡的內容。就像手與五指的關系一樣。打比方說說豫卦,上震下坤,大象裡面就是上震下順,大象是孔子老人傢開示的修身,齊傢,平天下的法門。與你經常提到的“預測推算”關系不大。常際上我們在理解卦的時刻,頭腦裡要有本人的象,這幾個象都是從大象發揮而來的,在這兒,俺們是可以上震卦象足,象動,下坤卦象靜止,象迷茫。由此就有瞭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個貧窮的村子,突然發現瞭煤礦,於是一部分腦袋靈活,膽子夠大的人,通過各式關系和努力,對煤礦進行瞭體制外或鐵飯碗的開采,於是這一些人就富瞭,而另一些人依然貧窮,世道變瞭!!!世道一變,在這個村子裡產生瞭一些新的關系網,打比方說說初爻“鳴豫,兇”,說的是某個窮人的親戚是富人,這個窮人區找富人親戚幫忙,可這個富人根本就不搭理他。因此就是兇!二爻“介於石,不終日,貞吉”,說的是村長要保持默然不語的態度,富人就會知趣地給村長送禮,村長獲得瞭東西,由此就是吉,三爻說的是那些混在富人堆裡的窮人,或叫跟屁蟲,或叫小人……”所以卦辭是背景,爻辭是內容!!!清楚明白否?

用文言文來說“卦者,爻之所積,爻者,變之所適”,卦辭是一個空洞的概念,是沒有時間的,它隻不過是一個道理存在在那裡!!!六爻所變,無非在六位。

求《周易》乾坤兩卦的卦辭 乾卦

第1卦 乾 乾為天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復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什麼是也?

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什麼是也?

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什麼是也?

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乎。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也,可與幾也。知終終也,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而無咎矣。”

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什麼是也?

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恒,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什麼是也?

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平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什麼是也?

子曰:“貴而無位,高爾無民,賢人在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禦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起明,與四時合起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下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惟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為聖人乎?

----------------------------------------------------------------------------------------------------------------------

。。。。。。>>

易經如何得卦 一個卦有六個爻 每個爻皆有爻辭 那個爻動就看那個爻辭 那個動爻就會應驗你預測推算的事

如乾卦六個爻 如 你問瞭 求財得到乾卦 這卦好嗎 有人回答一句 那麼這樣就看你占到那個爻瞭 就是那個爻動瞭 假如初爻動 那麼初爻就應驗你預測推算的事 假如是二爻動啦 那不如就是二爻應驗你的事 你會起卦嗎 易經蓍草起卦 就是一個成手起卦也得45分鐘 你要使用六爻的三枚銅錢起卦 那用易經爻辭斷卦是不會應驗的 這幾個不是幾句就能講完的 勤學苦練吧 慢慢來吧

怎麼解釋易經的卦辭 卦象???、 卦辭是用以說明卦象的,它是為瞭讓人理解卦象的,是不得以寫出的文字,不要太執迷於卦辭。當你把卦辭理解以後,就應該脫離卦辭。比如:“乾卦九五”卦辭是:“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卦辭雖然說的是帝王,但你不能把“乾卦九五”隻想象成帝王,寫卦辭之時,周文王或者是周公隻是借用“帝王”來說明“九五”的卦象。並不是”乾卦九五“隻代表”帝王“。假如你占卦占到瞭“乾卦”,就論明你唬當皇帝嗎?肯定不是這個意思。它代表你在某個你所專長的范疇裡,才能、地位已經很高瞭。

卦象是可以任你馳騁想象的,前些天曾教授在《百傢講壇》講到“大過卦”的時刻,(“大過卦”是上下各一個陰爻,中間是四個陽爻)他把卦象想象成一座橋梁或者一口棺材,成功瞭就過去瞭,不成功就是死,就是“不成功則成仁”之義,這個想象就很好。

《易經》卦辭中,變一卦是看本卦的卦辭的嗎?還是隻看變卦的卦辭呢? 所求事情那個時候的情形看本卦,事情今後的發展、變化看變卦。變卦其實就是讓你訂道該以那個卦爻辭為準,也是告知你事情進展到哪一步瞭。初爻變,事情剛一開始,二爻變,事情進展到第2階段瞭,以此類推;到六爻的時刻,事情已經開始往相反的方向發展瞭,整個卦陰爻變陽爻,陽爻變陰爻。

周易卦辭是怎麼寫出來的 易經記錄瞭人類從原始到夏王朝大禹治水成功後傢天下的故事,是史官們的傑作。

孔子誤導瞭[易經]

傳說周文王h裡作易,事實上是周文王把在h裡得到的[易經],一部符號與文字記錄載入的史書,用進化瞭的文字進行整理。能夠想象,甲骨已經散亂無序。每一個甲骨的保存,完全有賴於前人對卜筮的註重和重視。不夠完整的言辭,他用那個時候的程度給予補充,顯現瞭最原始人類用車的失誤(大有卦九二)。

身為人師的孔子,並未有過勞動人民的活法經歷。他把弟子們給他找來的[易經]翻到牛皮索都斷瞭幾次,還是不得其解。象那不可一世的武師被小孩打敗一樣,寢食不安。他的弟子們得其師承的虛榮,大言不慚:[易經]多麼神妙(神妙不假)。我們最有知識的老師愛不釋手,寢食不思,就不知是否到瞭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

確實,諸子百傢在那個時候註易的隻有孔子。是諸子有自知之明,還是沒有孔門弟子的本事,沒有見過[易經]。孔子騎虎難下,給[易經]註瞭彖、象。後人懷疑彖、象不是孔子所作。我想也是,假如彖、象是孔子所作,孔子實在是江郎才盡,己經到瞭語無倫次、含糊其辭、胡言亂語的地步。假如彖、象是他的弟子所作,是弟子們想給老師一個非常大的自尊,把[易經]據為己有,作為儒傢的經典;或者是扯虎皮作大旗,以達到嚇唬別人的意圖。也就是說,是彖、象給[易經]蒙上瞭神秘的面紗,把[易經]和[易經]研究引上瞭歧途。

簡 介

人類研究歷史,目的是從歷史中吸取有利的經驗和教訓。局限於沒有文字記錄載入,人們對5000年前的歷史隻憑片言隻語的傳說與神話故事來作旁證。人類真的沒有紀錄下5000年前的歷史嗎?不!!!《易經》記錄載入瞭人類最古老的發展史。

周文王用進化瞭的文字整理《易經》,局限於龜甲已經散亂無序。孔子把本人的思想註入《易經》,局限瞭《易經》的研究范圍,把《易經》研究引上歧途。歷代學者追隨在孔子的背後亂摸 *** 1,為瞭幾束肉而大言不慚。把《易經》神化為天書、眾經之首的並 且,把《易經》研究引入牛角尖,束之高閣,讓人望而生畏,再無揚眉吐氣的一天。

《易經》以史書的形式紀錄瞭歷史,以歷史告知人們過去,以發展規律、經驗和教訓向我們展示未來。這便是讀明白《易經》可以知曉過去未來的真諦。

《易經》以人類發展為背景,以趨吉避兇為宗旨,指點人類在生產勞動中註意和提防安全,避開事故.讓決策者牢記長遠利益,不要為瞭短期利益而破壞生態,鑄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毀滅人類。

《易經》以不足五千字的篇幅,借助六十二爻緊密結構闡述數百萬年的歷史,不愧為眾經之首,精辟到瞭極限。

鑒於孔子的彖、象誤導瞭《易經》,也就不必再用繼承彖、象學說的典籍對《易經》進行參考,隻能是以易論易。這便是繼孔子二千五百年後產生的[李氏易經]。為瞭很容易懂,還《易經》原始樸實的風韻,[李氏易經]的簡註不引入任何經典作為旁證。本來,師卦的田有禽利,引入孫子兵法的鳥起者伏也,晉卦再引入一首詩經中的碩鼠……就顯得博古通今,學富五車。可是,這樣一來,讀者又要多翻幾套經典。再者,是應該用前書引證後書還是應該用後書引證前書,因為本人見微識淺,有未到之處,敬請讀者見諒。

上文摘自[李氏易經]。

易經的卦辭中:元、亨、利、貞。分別怎麼理解 跟你講通俗點吧!!!仔細揣摩哦!!!

元:在地球上隨便找一個人,我與她毫無關系,要說我和她的關系,唯一一點就是我們都是人,有認同感。

亨:我和她見面瞭,哪怕是在察肩而過,可以肯定這個人與我住的地方不是很遠,我和她建立起可以通達的可能,畢竟她離我很近,說不定有一天我們會相識的。假如這個人在地球的那一面,就不存在認識的可能瞭。

利:我和她經常碰面,彼此皆有點印象瞭,俺準備要追求她,我是男的,她是女的,合乎道義。要是個男的,我當然不會有追求的想法,假如她對俺很認同,那是由於前面有元(我不是怪物)有亨(我們經常見面),那麼俺就比較容易成功,如沒有元亨,隻是道義上的存在可能,恐怕就不會成功。不過俺還是可以追求她。

貞:我終於成功瞭,俺要好好呵護這段感情,把它攻固起來。俺不可以亂來,不能三心二意,於是我們倆白頭到老,舉案齊眉,死後魂歸太虛,復歸一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