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起名

谦卦相应的节气(太阳节气天文)

太阳 智能起名 04-17

八卦和24节气有关系吗

24节气与八卦相应的关系是:每季分属一“正卦”,即春属震木、夏属离火、秋属兑金、冬属坎水;每卦六爻,四季四卦刚好配24节气,每一节气又分上中下“三候”,一年共72候,每候5天,计360天加上闰月,正好365天。

其中:

坎卦对应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震卦对应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

离卦对应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兑卦对应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坎卦的最下面一爻(即初爻)对应冬至,

依次各爻(从下至上为二至五爻)对应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是最上面一爻(上爻);

其它各卦每一爻相应的节气以此类推。

24节气之寓意

冬至:至为至有的意思,冬至为阴极阳生。

小寒:初寒为小寒。

大寒:天气最冷为大寒。

立春:自即日起进入春季。

雨水:雨水者,雪散而为雨水、自上而下谓之雨,北风冻之谓之雪,东风解之谓之水。

惊蛰:惊蛰者,蛰虫惊醒而走出。

春分:分者阴阳之半,春分为阳半之始,此日白天与黑夜等长。

清明:物生清净明洁。

谷雨:谷雨者,雨以生百谷。

立夏:自即日起进入夏季。

小满:物长于此,小得盈满。

芒种:有芒之谷,可稼种。

夏至:至者至有的意思,夏至为阳极阴生。

小暑:就其极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暑。

大暑:就其极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半为大暑。

立秋:自即日起进入秋季。

处暑:暑将退伏潜处。

白露:阴气渐重,露汇白色。

秋分:二分者阴阳之半,秋分为阴半之始,此日白天与黑夜时间等长。

寒露:露气寒,将欲凝结。

霜降:霜降于地,阴气渐盛。

立冬:自即日起进入冬季。

小雪:开始降雪。

大雪:常有风雪。 

二十四节气歌 及对应节气 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十四节气歌所相应的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更多阅读:

“24节气”反映了太阳周年视运动,所以“24节气”在公历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二者前后不差1-2日。地球每365天6时9分10秒〔精确〕,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一天二十四小时还要自转一次。因为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春夏秋冬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具体位置是不一样的。

的北边半球而言,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称为冬至。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是春分和秋分;

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时,分别是夏至和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规律为: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从此以后北移。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即古代人们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从此以后南移。

24节气在易经的解释

正月是寅月开始,而十二地支中,又以“子”开始,而夏历的子月是十一月,十一月的节气有冬至、大雪两个,一个月有两个节气,其中一个是节,一个是气,大雪是节,冬至是气,这一时刻是复卦,在卦象来看,上面都是阴爻,代表寒冷,一阳生,从地底的动能发生来的。

24节气与八卦相应的关系是:每季分属一“正卦”,即春属震木、夏属离火、秋属兑金、冬属坎水;每卦六爻,四季四卦刚好配24节气,每一节气又分上中下 “三候”,一年共72候,每候5天,计360天加上闰月,正好365天。

其中:坎卦对应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震卦对应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离卦对应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兑卦对应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十二月是丑月,这个阳能又逐渐上升了一些,初爻和第2爻都成为了阳爻,有两个阳爻了,由于内卦变了,成为了兑卦,兑为泽,于是重卦成为了地泽临卦,在节气上小寒为节,大寒为气。

到了正月是寅月,阳能逐渐上升,气温也开始上升,此时就成为了地天泰卦,下面三爻都是阳爻,所谓“三阳开泰”,就是说已经有三个阳了,万物开始萌发生气,立春是节,雨水是气。二月是卯月,内卦是乾卦,外卦是震卦,震为雷,雷天大壮;惊蛰为节,春分为气。二月的惊蛰节对于咱们国的农业可以说十分重要,在立冬以后,一些蛇、虫、青蛙等动物就看不到了,口里含一团泥巴,钻到地底下面,不吃食物,也不动,我们都叫作冬眠的状态,在中国古代称作“蛰”或是“蛰伏”。这几个动物要到二月雷天大壮的时刻,第1声春雷炸响,这几个蛰伏的蛇虫等才会吐出口中的泥巴出洞,所以称作惊蛰。

三月卦象又有变化,到了春天了,节气是清明、谷雨;大陆的气候,这一时刻最舒服是清明了,属于春风拂面,天朗气爽的时期,气候处于不冷不热,比较均衡。

四月是乾卦,节气是立夏、小满。在这个卦象来看,六爻全是阳爻,也说明阳能到了极点,正所谓易经中所说的“物极必反”总之已经到了极点,事实上每一年最难受,最闷热的是四月了。

24节气对照表

24节气对照表

24节气对照表,24节气是一年中的24个不同的气候的划分,每个节气皆有着不同的风俗和天气,是集天文地理,文化风俗,还有民风民间风俗为一体的一个对季节的详细划分,下面是24节气对照表

24节气对照表1

立春(2月4日)、雨水(2月19日)、惊蛰(3月6日)、

春分(3月21日)、清明(4月5日)、谷雨(4月21日)、

立夏(5月6日)、小满(5月21日)、芒种(6月6日)、

夏至(6月22日)、小暑(7月7日)、大暑(7月23日)、

立秋(8月8日)、处暑(8月23日)、白露(9月8日)、

秋分(9月23日)、寒露(10月8日)、霜降(10月23日)、

立冬(11月8日)、小雪(11月23日)、大雪(12月8日)、

冬至(12月21日)、小寒(元月6日)、大寒(元月21日)。

24节气对照表2

24节气历史由来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依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地段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联系,把一年平分为24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便是24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24个节气中最要紧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分解出一年的四季。到秦汉年间,24节气已完全确立。

《淮南子》一书就有了和现代完全相同的`24节气的名称。公元前104年,由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24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24节气的天文位置。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

24节气是指24时节和气候,24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形成的。

因为中国阴历是一种“阴阳历”,即依据太阳也依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依据太阳进行,因此在历法中又加入了独立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24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24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作用与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24节气是依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具体位置来划分。

四季对应24节气

春季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夏季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季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季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2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卦象说 谦卦第十五的卦辞及其释读解义

地山谦(谦卦)内高外低 中中卦

象曰:天赐贫人一封金,不争不抢两平分,彼此分得金到手,一切谋望皆遂心。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坤)相叠,艮为山,坤为地。地面有山,地卑(低)而山高,是为内高外低,比喻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誉,位高不自傲。这便是谦。

谦卦卦辞是:

“谦:亨,君子有终。谦卦艮下坤上,艮象征山、止,坤象征地、顺,内心知道抑制,外表柔顺,这便是谦虚的态度。地中有山,山体高大,但在地下,高能下,下谦的预兆。卑下之中,蕴其崇高,屈躬下物,老祖宗后己,所以谦象征谦虚。

谦卦卦辞之寓意是:

由于如此谦虚地待物、待事,所以诸事顺利。不过只有君子才能始终保持谦虚的美德。

【卦意】

象曰:天赐贫人一封金,不争不抢两平分,彼此分得金到手,一切谋望皆遂心。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坤)相叠,艮为山,坤为地。地面有山,地卑(低)而山高,是为内高外低,比喻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誉,位高不自傲。这便是谦。

事业:尚未被人器重,但因品德高尚,终会为人发现。自己不必有意表现,尤其不可丢弃谦虚的美德,兢兢业业,一定会获得他人的帮忙,在事业方面大有作为。

经商:较为顺利,但不会获暴利,须一步步积累,故应极为小心翼翼,诚心与他人合作,遵守商业道德,通过自已的勤劳努力,取得商业的发展。

64卦中的谦卦有什么含义?

谦卦 周易的六十四卦中偏偏“谦”卦的六爻的爻辞都是吉,其他别的卦里,皆有吉、有凶。此卦之义是做人学谦、学敬那么所有的都是如意吉祥的。“谦”卦喻意“谦逊”、“谦虚”。卦体中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艮为山。上卦为坤为顺从之意,还有朴实之义,下卦为艮为高耸,为笃实之意。亦即谦让不与奸人相争,教我们处世要谦恭。所以谦卦为“亨,君子有终。” 佛教中说心是恶源,有生下来就带着的的六种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其中慢就是指“恃己才能,于他高举”,贡高我慢,踞傲自矜,扬己抑人,总认为别人不如自己,这个意思是傲慢人人皆有,若没有,就成佛菩萨了。尤其是读书人,常常恃才傲物。如何戒除慢,在儒家的世间法讲,就是使其不增长,用“吾日三省吾身”使其不产生。佛法讲出世间法,要跳出轮回,必须灭断许多烦恼,包括我慢。慢从本质上说是由我执产生,分别有七种(见下面注解解读)。儒家教我们学谦虚就是在处处敬礼,论语中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慢多达七种或九种,根据《俱舍论》的解说,有下列之义:1。慢。目睹对方不如自己,就会自鸣得意,盛气凌人。即便事实如此,傲慢本身断然不会烦恼。2。过慢。对与自己同等的人,硬说自己胜过对方;对胜过本人的人,唯独说对方跟自己同等。3。慢过慢。对胜过本人的人,起相反的观点,认给自己胜过对方。4。我慢。高估自己,自以为是。5。增上慢。尚未证得佛法,就以为证到佛法。6。卑慢。显然对方高过自己颇多,自以为只比对方稍差一些。七、邪慢。显然自己没有德行,还一直以为有德行。

標簽: